地中海边,巴塞罗那棋盘式的街区格局,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城市肌理标志。每个街区是一个功能混合的“创新单元”,街道以“方块”网格状排列,将城市从山脉推向海岸。
泰晤士河畔,金丝雀码头正在经历空间重塑的“阵痛”。“空城”危机之下,伦敦转向将这里打造成集工作、居住、娱乐于一体的综合CBD,完成从老码头到新金融城,再到“城中之城”的第三次转换。
波罗的海南岸,汉堡港口新城在空间尺度上突出“内部小混合”,居住、文教、商业在内的城市生活功能占比高达61%,功能混合不只是设计理念,而是一种硬性规定。
调研组看到了三座城市更新的几种空间革命范式,但无一例外都聚焦在一个关键点——功能混合。
20世纪后半叶以来,城市发展的主逻辑是“产业兴城”,而工业化极大推动了新兴城市和老牌城市的更替。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,创新创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,便催生了新城市主义。宜居环境、功能混合、可持续发展,是当下城市空间革命的焦点。
遵循这一理念,一个直观标志是:超级街区兴起。
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,是生命体、有机体。广州是一座实际管理人口超2400万的超大城市,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约353万户,CBD、老旧小区、城中村、工业产业园区等多种形态的生产生活空间复杂交错。
伴随广州新一轮城市更新热潮的开启,小规模的城市改造方式在处理复杂的旧城问题上,灵活且具针对性。倡导从街区空间上将生产、生活、创新融合的“超级街区”模式,值得参考。
巴塞罗那城市大景,资料图片。
功能混合
社区是微缩的城市
世界级城市,都有各自的理想社区。
巴塞罗那提出“超级街区”的概念。
从空中俯瞰巴塞罗那,一个个八边形网格有序排列在城市街区。每个街区对创新与生活的空间规划都有明确的比例要求。既有满足创新人才交流的创新空间,甚至有大学、有研发机构,又有居住、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,满足交流的需求。
在创新城市发展思路上,巴塞罗那独树一帜:老工业区改造,迸发新的经济增长点;将公共空间还给居民,探索以人为本的人居关系,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。
1999年6月,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(RIBA)授予巴塞罗那金质奖章,这是该奖项第一次授予一座城市而不是个体,表彰其在过去20年对于都市化的杰出贡献,以及令人注目的里程碑式项目,对于广场和街道小尺度的塑造。
汉堡港口新城提出再造一个“汉堡新中心”。
从汉堡港口新城的功能配比中可以看出,在目前规划的2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中,新城2/3以上的项目必须包含居住、商业和公共服务三种用途。
汉堡港口新城。陈思勤 摄
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,就是让整个新城尽快形成应有尽有的城市功能体系,为汉堡再造一个宜居城市核心。因此,在现有的几乎每一栋已建成的建筑里,都可以看到这种极致的功能混合。
其实国内有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践混合功能改造的理念。在上海嘉定新城,“中建万科理想之地”通过土地利用模式创新,探索多种混合用地开发、城市级公共服务引入,赋予了社区空间新活力,形成24小时不间断的城市活力空间。这样一来,人们在步行10分钟至15分钟范围内,就能够享受80%以上的日常工作、生活服务。
还有一些成熟的街区改造已经“出圈”。1.48平方公里的“上海硅巷”没有围墙,涵盖愚园路、武夷路、上生新所等网红点位,居民区、公园、商铺点缀其间;在成都,太古里是一处集文化保护、商业运营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;在广州,开发26年的广州科学城,已从园区规划模式,逐步转向城市功能多元化、综合化的产城融合模式。
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澳门青年人创新部落。李剑锋 摄
年轻人钟爱的创新社区是无边界的,不被定义的。这样的氛围让“边工作边生活”成为可能。
“单一功能的区域通常都死气沉沉,而且由于功能过于专一,对年轻人也不够有吸引力。”在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教授、伦敦金融城总设计师皮特·瑞思看来,能够将住宅、商业、初创企业和文化娱乐功能混合规划的区域,更有可能获得成功。
科技回城
超级街区孵化超级经济
创新灵感很难被人为规划,但有可能被环境激发。
在1965年以前,22@街区所在的波布雷诺工业带是城市的工业中心,有着“加泰罗尼亚的曼彻斯特”之称。随着产业的衰败,片区出现严重的空心化。
早在2000年,巴塞罗那就洞察到知识经济崛起,tp钱包官网下载一个以城市更新为抓手,聚集信息技术、媒体、生物医药、能源领域,驱动科技创新的计划开始实施。
在环境打造中,该街区要求10%的土地用于绿地建设,分级打造公园、小广场、街道等公共空间,为创新人群营造舒适的交流环境。建筑改造提升了建筑密度指标,由原本稀疏的厂区面貌,改头换面为“科技都市”形象。
为了吸引新兴产业,当地政府出台了面向信息和通信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文化传媒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办公用地优惠政策等,大批初创企业、教育和研究机构相继落户。
巴塞罗那市政府国际经济促进部门总监罗伯特透露了一组数据,在22@街区100公顷的土地上,营造了200万平方米经济活动面积,创造了12万就业岗位,吸引了12000家企业入驻。
包括微软、赛诺菲-安万特制药集团、施耐德电气、英德拉等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入驻,每年为街区创造近百亿欧元经济价值,还有庞培法布拉大学、巴塞罗那大学、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高校在此设立机构。
超级街区模式对于巴塞罗那来说,绝不仅是平衡生产、生活之间的矛盾,而是对工业区域实行见缝插针式的功能置换,通过再造一个个城市基础单元的生命,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。
“事实上,巴塞罗那每一个区域都是建立在城市功能混合的理念之上,也就是说,我们不希望某一个区主要的功能是居住,某一个区主要的功能是大学城,或者主打发展某一个产业,而是每一个区都有各种功能的混合。”罗伯特说。
打破界限
复兴城市的“小尺度”
除了“针灸式”精准施策的改造,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者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是“打破”。
费德里戈·加西亚·洛尔卡笔下“世界上唯一我希望永远不会结束的街道”——兰布拉大街,连接了巴塞罗那的城市地标——加泰罗尼亚广场和哥伦布纪念碑。
这条曾被称为“流浪者大街”的林荫道,在1999年改造贯通后,将道路中央约12米宽的公共空间留给了市民和游客。
漫步在兰布拉大街,各类露天酒吧、餐馆、花店依次铺开,街头艺术表演比比皆是。巴塞罗那每年接待的3000万游客中,80%的人都会走过这条大街。
此前的海岸线,被12车道的环城路割裂开与城市的连接。更新规划将割裂感最强的节点改为地下通行,地面改建为步行友好空间,引导行人到达海边。
如今,巴塞罗那提出了“荣耀广场再更新计划”,准备将原有立体交通拆除,建设地下交通,改造后将直接转化37.8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,增加1.7万平方米的绿地空间。
巴塞罗那城市景观图。资料图片
人们来到城市,是为了生活,人们居住在城市,是为了更好的生活。
传统的多元社区充满了活力,街头文化兴盛、艺术场景众多、生活设施便利,因此吸引了创新创业人才、创业公司和科技企业、孵化器和风投机构集聚。
《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》贯穿全书都在阐述一个重要观点:城市街道/街区活力的塑造是城市活力持续下去的关键,而活力的来源是街道的多样性。
这本书写于上世纪60年代。调研组此次看到,过去60年里,欧洲城市的街区复兴实践一直在进行。到了现今知识经济时代,又注入了新的内涵。
在美国,科技公司OpenAI,接连抛出了ChatGPT和Sora两个重磅“炸弹”。但让人意外的是,这家企业居然不是诞生在美国硅谷,而是来自旧金山最老的社区。不可否认硅谷依然是全球顶尖高科技企业云集之地,但新的趋势已难以忽视——在全球范围内,高科技企业正在中心城市的社区里诞生。
皮特·瑞思举了金丝雀码头的例子,“对于远离市区的商业中心来说,需求强劲时固然可以兴盛,但一旦需求减弱,商业中心就会迅速衰落。”
伦敦金丝雀码头。资料图片
脱离生活需要而设计的超大尺度空间,在短暂的“狂欢”之后,必然走向衰落。22@街区的改造,让人们的生活交流再次回归街道社区,这是当下主流城市规划的微缩样本。
街区是人们最熟悉的场所。一座活力之城,少不了各种大街小巷的串联。而在背后成功的关键,是抓住了人群回归的不同需求,即市民、游客、科技人群。
走向城市的“小尺度”复兴,新的潮流已经出现。
更多阅读:
点位对标③:巴塞罗那22@街区VS广州环五山创新策源区|再造新广州 跨国调研行
再造新广州,为何需要来一场跨国调研?
再造新广州 枢纽大问策
策划:林焕辉 龚晶 陈思勤
统筹:陈思勤
撰文:刘珊 陈思勤
设计:招凤仪
调研组:林焕辉 陈思勤 柳时强 周甫琦 刘珊 钟晓宇